專注鍍鋅鋼產品加工銷售!
可按客戶需求定制加工
重慶朋川物資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經理 王經理
電 話:023-68506733 68506922
傳 真:023-68506922
手 機:13594294880
賬 號:110236897532
QQ:365254139
地址:重慶大渡口龍文鋼材市場A271室
作者:www.davozconstruct.com 瀏覽量: 0 時間:
70年風雨同舟,70年輝煌共鑄。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缺鐵少鋼蛻變成為現在鋼產量雄踞世界之首,中國鋼鐵工業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奮斗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推動了我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如何評價70年來中國鋼鐵工業發生的巨大變化?當前中國鋼鐵行業還有哪些焦點問題有待解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有哪些行動計劃?
圍繞這些問題,《中國冶金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高祥明。
70年發展成就輝煌,突出問題仍須下氣力解決
“1949年,我國生鐵、粗鋼、鋼材年產量分別為25萬噸、16萬噸、14萬噸。新中國成立之初,缺鋼少鐵是影響全局的重大問題。”高祥明回顧鋼鐵工業發展歷程時說,“因此,國家花大力氣發展鋼鐵工業。”
從“一五”計劃開始,國家掀起三次鋼鐵建設高潮,從礦山開采、設計施工、冶煉軋制,到機修制造、科研院所建設,形成了完整的鋼鐵工業體系,建成一批國有骨干鋼鐵企業。經過30年的發展,到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我國生鐵、粗鋼、鋼材年產量已分別達到3479萬噸、3178萬噸、2208萬噸,鋼產量居世界第5位。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對鋼鐵的旺盛需求,國有和民營企業投資鋼鐵的熱情高漲,鋼鐵生產規模加速擴大。我國繼1996年粗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后,從2003年起又相繼跨越了2億噸、3億噸、4億噸、5億噸、6億噸、7億噸大關,并于2013年突破8億噸大關。2018年產鋼9.28億噸,占世界鋼鐵產量的半壁江山。
高祥明認為,中國鋼鐵工業70年的發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舉世公認。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鋼材以滿足內需為主,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發展,市場供求雖有起伏,但總體平穩。二是科技創新不斷深化,鋼鐵工藝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鋼鐵企業的工藝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三是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水平持續提升,中國完全可以自主生產市場有需求的各種高等級鋼材,有力支撐了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
“當然,回顧70年的發展變遷,我國鋼鐵工業也經歷了一些波折。特別是鋼鐵工業在高速發展時期積累的產能過剩、負債率過高、節能環保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突出問題,需要花大力氣去解決。”高祥明指出。
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多方應同心協力堅定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是我國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發展必須遵循的準則,更是鋼鐵工業走好由大變強偉大征程的根本遵循。”高祥明強調。
眾所周知,自2016年以來,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突破,“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特別是提前兩年完成了5年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的目標任務,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優質產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產能利用率基本恢復到合理區間,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全行業2016年扭虧為盈,2017年效益大幅增長,2018年達到歷史好水平。
高祥明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作為這一劇變的親歷者,他深切感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我國當前經濟問題的正確選擇,應當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鋼鐵企業主體活力,提升鋼鐵產業鏈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確保鋼鐵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應當看到,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增速放緩,汽車、家電等鋼鐵下游行業需求強度趨弱,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鋼鐵出口受阻,造成需求下降;受炒作因素的影響,鐵礦石價格創近5年新高,加上國家減稅政策在某些領域落實不到位,鋼鐵生產成本明顯提高;由于原來未被完全納入統計范圍的企業增產過多,加上國家不再執行“一刀切”的環保限產政策,限產力度比去年同期明顯寬松等因素,粗鋼產量持續攀升,鋼鐵產能釋放超出預期。
對此,高祥明分析指出:“上述三方面因素疊加,鋼鐵行業呈現出‘高產量、高成本、緩需求’的態勢,鋼材市場供強需弱的特征顯著,鋼材價格以相對弱勢運行為主,企業利潤同比下降。”
針對這種市場新態勢,高祥明從行業、企業、協會角度分別開出了“藥方”。他強調,在新的情況下,鋼鐵行業要同心協力,堅定不移地推動產能過剩矛盾的化解。
對于鋼鐵企業而言,應克服等、靠、要和無所作為的思想,加強生產經營自律,減小產能過剩的影響。企業應做到理性安排生產,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努力做到沒有邊際效益不生產、沒有毛利不生產、沒有利潤不生產。此外,對低于生產成本銷售、擾亂市場行為的企業要納入失信企業名單。企業要積極參與建設完善鐵礦、煤炭、鋼鐵等公開、公正、公平的價格形成機制,樹立規范有序市場競爭意識,維護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
對于鋼協而言,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向政府反映企業的訴求,協助政府落實惠企政策、搞好行業管理,組織會員企業加強溝通,形成共識,合力推進問題的解決。還可以建立產能預警系統;建立生產企業產能實際利用率統計與公布系統,定期向社會發布產能利用率信息,包括行業產能平均利用率與主要品種產能利用率;建立投資項目統計與公布系統,對在建項目、可研項目,及論證項目實行動態跟蹤,并定期公布。
“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非理性上漲的問題,鋼協積極發聲,主動引導,并且組織成立了進口鐵礦石工作小組,圍繞進口鐵礦石專業工作加強行業自律,開展專題研究,提出政策建議,以維護進口鐵礦石市場秩序,維護國家和鋼鐵企業的合法權益。”高祥明表示,“今后,我們還要圍繞穩運行、穩效益做更多的工作。”
提高產業集中度多種方式聯合重組是良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2019年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要點》提出,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兼并重組。高祥明對此充分肯定,并強調:“兼并重組是提高產業集中度的重要途徑,是避免過度競爭,提高國際話語權,推進鋼鐵工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縱觀鋼鐵行業70年的發展歷程,由于經濟體制的變化,產業集中度經歷了一個從高到低的過程。首先是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的鋼鐵產能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國有企業中,絕大部分鋼都產自“十大鋼”。其次是改革開放以來,誕生了寶鋼等特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也產生了數以千計的鋼鐵企業。目前,中國有四五百家鋼鐵冶煉企業,有上萬家鋼材軋制加工企業。企業數量的增長,一方面推動了總產能的增長,另一方面拉低了產業集中度。到2018年,產業集中度只有35.3%,比2017年低1.6個百分點。
高祥明指出,產業集中度是一個與競爭激烈程度負相關的指標,產業集中度下降的過程也是一個競爭度提高的過程。適度的競爭是活力源泉,但過度競爭不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多而分散,同質化競爭激烈,創新投入分散,創新合力不強,不利于從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的轉變。因此,應當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加快產業集中度的提升。”他強調。
高祥明指出,推進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應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按照《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年—2020年)》要求,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推動作用,積極推進多種方式的聯合重組。一是以國有企業為突破口,推動跨省市、跨地區企業聯合重組;二是以區域內大型企業為龍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聯合重組;三是以鋼鐵大省、產業聚集區為依托,推進區域內企業聯合重組;四是以民營企業為有力補充,正確引導民營企業聯合重組;五是提倡不銹鋼、特鋼、鋼管等專業化企業聯合重組;六是與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建立跨行業、跨地區的聯合重組。
“要通過多種方式的兼并重組,確保到2025年前10家鋼鐵企業的產量之和占全國總產量60%以上的目標按期實現,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高祥明說。他舉例道,通過兼并重組,有助于優化鐵礦石、廢鋼等資源配置,緩解水資源匱乏和礦產資源短缺壓力,壓減過剩鋼鐵產能。另外,將鋼鐵企業聯合重組與城市鋼廠搬遷相結合,可減少城市環境污染,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集聚發展,優化生產力布局。
70年環境績效明顯提升 新形勢下須迎難而上
談到對鋼鐵行業70年來環保方面的變化有感觸的地方,高祥明表示:“全行業節能減排指標持續改善,鋼鐵企業的環境績效水平明顯提升。特別是近十幾年來,一大批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和花園式工廠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正在與社會和諧共融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一方面,鋼鐵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與2005年相比,2018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由694千克標煤降至555千克標煤,焦爐煤氣、高爐煤氣回收利用率分別提高了3.4個百分點、7.8個百分點,噸鋼轉爐煤氣回收量由32.8立方米提高到106立方米;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噸鋼耗新水由8.6噸下降到2.75噸,水重復利用率由94.3%提高到97.88%。同時,通過持續開發推廣冶金渣資源化利用技術,構建起完整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鏈,2018年,鋼渣、高爐渣、含鐵塵泥利用率分別達到97.92%、98.1%、99.65%。
另一方面,鋼鐵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大幅度降低。2005年~2018年,鋼協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噸鋼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下降到0.53千克,削減幅度高達81.3%;噸鋼煙粉塵排放量由2.18千克下降到0.56千克,削減幅度為74.3%。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體現了當今全球鋼鐵業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排放指標和要求,極具挑戰性。
高祥明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全體鋼鐵人將迎難而上,絕不退縮。
一是高質量推進超低排放改造,選擇合適的技術路徑,保證資金投入,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強運行管理,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與完善。
二是提高站位,從規劃、設計上增強綠色低碳意識,使鋼廠助力城市綠色發展。
三是積極開展碳減排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鋼鐵企業要主動作為、及早行動,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采用低碳先進技術,在實施超低排放過程中協同考慮碳排放,持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鋼鐵人的貢獻。
四是希望各級政府對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給予更多激勵,對開發應用超低排放新技術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寬容,并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的“差別化管控”。
“我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鋼鐵工業一定能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目標,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產業,成為與社會、城市、生態環境共融共存的低碳綠色產業!”高祥明強調。
熱線電話
13594294880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五
聯系人
張經理 王經理